定价:208.00(全三册) 元 伟大的变革(1978-2018)——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册)

  • 作者: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 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 责任编辑:李 岩
  •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01日
  • 技术编辑:周媛卿 胡 啸
  • 开本:787毫米×1092毫米 1/16
  • 版次:第1版
  • 装帧:平装
  • 印次:第1次印刷
  • 字数:1588千字
  • I S B N:978-7-5147-0924-7
  • 语种:汉语

《伟大的变革(1978—2018)》一书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汇编,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首篇,同时收录了9篇研讨会大会发言以及150篇优秀论文成果,汇集成册,深化了对改革开放40年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实践启示的认识。

理论研讨会大会发言

坚持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姜信治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回顾40年的光辉历程,我们深深感到,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40年来,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重视加强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才创造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奇迹。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政治领导,保证改革开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改革开放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把握正确方向至关重要,否则很可能犯颠覆性错误。苏联亡党亡国,就是极为惨痛的教训。40年来,我们党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坚持从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方针政策上加强对改革开放的领导,科学谋划改革开放大业,有效掌控改革开放进程,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确保了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我们党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坚决抵制放弃党的领导、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我们党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作出“三步走”战略部署,明确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大政方针政策。面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形势,我们党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成功防范和化解了1989年政治风波、苏东剧变冲击等一个个重大政治风险,成功应对了一系列重大挑战、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辟了改革开放的崭新境界。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围绕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突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二、坚持和加强党的思想领导,筑牢万众一心推进改革开放的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作为新的伟大革命,需要以思想变革为先导、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40年来,面对社会思想观念新变化和意识形态领域新挑战,我们党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切实加强理论武装,不断提高思想引领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们党领导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持续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党坚决排除来自“左”和右的干扰,澄清姓“资”姓“社”等争论,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前后历史时期的关系,确保思想不混乱、观念不滞后、阵地不丢失。40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当今世界、当今中国、当今中国共产党,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要把改革开放的宏伟事业顺利向前推进,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思想领导,筑牢全党全社会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特别是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在关键时期,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三、坚持和加强党的组织领导,汇聚推进改革开放的磅礴力量

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40年来,我们党充分发挥组织体系严密的强大优势,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为推进改革开放事业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改革完善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健全完善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着眼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强化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严格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四化”方针和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着力培养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推进改革开放的“主心骨”和中坚力量。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涌现的模范人物70%以上是共产党员。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宏图伟业,必须切实加强党的组织领导、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不断提高党的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团结动员全党全社会为改革开放贡献智慧和力量。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保证!

作者系中央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人民日报》2018年12月27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非凡历程和历史性成就

穆 虹

党的十八大在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拉开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又相继围绕全面依法治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改革总目标之明确、内容之全面系统、力度之大、影响之广泛前所未有。党的十九大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相应提出了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新任务和新要求。

为了加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迅速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党中央层面成立专司改革工作的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各地区各部门也相应建立起党领导下的改革推进机制。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围绕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决定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为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改革工作,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委员会)会议,统一思想认识、谋划整体部署、审议重大改革方案、分析改革形势、推动改革落实,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最有力的领导保障。

截至目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委员会)已经累计召开45次会议,出台实施了一大批重大改革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336项重大改革举措中已出台实施方案的超过95%,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部署的改革任务也在按计划进度扎实推进,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经济建设领域,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改革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激发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的作用逐步显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在政治建设领域,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民主法制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在文化建设领域,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释放。在社会建设领域,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积极推动脱贫攻坚、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改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在党的建设领域,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协调推进,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反腐败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全面从严治党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大刀阔斧的重塑性改革推动强军战略实现历史性突破。全面深化改革迎风破浪、大刀阔斧、攻坚克难,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改革成为中国共产党鲜明旗帜和当代中国时代特征。

全面深化改革所走过的非凡历程开创了我们党几代领导集体不忘初心、接续奋斗、攻坚克难、不断创新的新篇章、新境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再次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是完全正确的,改革目标任务的设定和实施方略是符合实际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坚强有力的。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是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有机统一,改革开放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次新突破,都是党的思想路线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在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改革开放新实践,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开创性地提出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进一步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概括的9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这是我们要深入领会并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回顾过去,改革历程波澜壮阔;展望未来,改革之路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注意从历史、全局、战略的高度总结40年改革开放成就和经验,突出时代性、思想性、实践性。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总结好改革经验,深化创新改革理论,传播好改革声音,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

作者系中央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

《人民日报》2018年12月28日

改革开放40年党的建设成就与经验

李景田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回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总结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于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改革开放40年党的建设的丰富实践和卓越成就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眼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党的建设,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建设卓越成就主要体现在8个方面: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二是旗帜鲜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有力维护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三是着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全党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更加巩固;四是努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执政骨干队伍不断壮大;五是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更加牢固;六是持之以恒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七是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党的肌体更加纯洁、拒腐防变能力不断增强;八是扎实推进党的制度建设,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水平不断提升。

二、改革开放40年加强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

1.必须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紧紧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着眼点,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紧紧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抓住党的建设的根本,不断提高党的建设水平,确保我们党在世界风云变幻面前,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2.必须深刻认识党的建设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紧密联系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加强党的建设,保证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推进。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任务和政治路线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实践证明,加强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路线去规划、去部署、去落实,必须把党的政治路线坚持得好不好,党的中心任务完成得好不好,作为党的建设方向是否正确、成效是否显著的重要检验标准。只要坚持住这一点,党就能够永远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3.必须始终不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党的建设才能有深厚的力量源泉,党的执政根基才能更加牢固。

4.必须坚持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之所以持续推进、不断加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随着形势、任务和党的自身情况的变化,科学确定党的建设主线和布局,并贯彻到实践中去。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主线和总体布局。这条主线是贯穿党的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的中心线;这一布局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性要求。特别是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抓住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牛鼻子”。实践证明,只有牢牢抓住党的建设的主线,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才能抓住党的建设的主要矛盾,统筹推进各方面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5.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生机活力。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始终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大力推动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才能不断增强党的生机活力,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6.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解决党内出现的突出问题,提高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伟大的自我革命精神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从严、管党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实践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进行自我革命,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要充分运用上述宝贵经验,按照党的十九大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部署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开辟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新境界。

作者系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

《人民日报》2018年12月29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何毅亭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对这一重大论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认识。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继承前人又开拓创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当代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发展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独创性贡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为科学社会主义注入鲜活新内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历史进程、中国社会主义60多年实践和发展充分证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一定不能丢,同时一定要用发展的观点坚持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和将要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凝结时代精华,总结实践经验,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提出许多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要论断,系统回答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这一思想内涵丰富,包括“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十四个坚持”是基本方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在实践中的广泛运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在当今世界更加鲜艳夺目,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破解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当代中国既是一个历史悠久、正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文明古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国家治国理政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世所罕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推进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成就。比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着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等等。这样的创新和变革,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第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巩固政权更不容易。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保持长期执政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党领导的社会革命,强调在“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鲜明提出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各方面建设,提出思想建党、制度强党,提出管党治党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实现了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在这一思想指引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使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扩大了党的执政基础,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纲领、旗帜和灵魂,展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已经指引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必将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更加壮丽辉煌的新篇章。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

《人民日报》2019年1月16日

40年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就经验

韩长赋

中国的改革发端于农村。40年来,我们党立足国情农情,尊重基层实践创造,领导亿万农民谱写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壮丽篇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农村改革全面深化,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一、40年来,农村改革波澜壮阔,一系列石破天惊的改革壮举,推动农村体制机制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建立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夯实党的农村政策基石。二是废除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实行村民自治,探索建立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三是废除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让市场在农业生产经营决策和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四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经济活力持续增强。五是允许农民外出务工,逐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开启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六是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终结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国家与农民关系实现由取到予的历史性转变。七是实行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八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农村改革率先发力并不断突破,不仅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包字进城”还推动了城市工业改革,为全面改革开放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增进了信心。

二、40年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是农业现代化建设跃上新水平。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粮食产量由6000多亿斤提高到1.2万亿斤,肉蛋菜果茶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依靠自己的力量,比较好地解决了历朝历代困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农业发展方式深刻转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8%,农民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正在成为历史。农业经营方式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各类新型农业主体超过300万个,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500万人,带动广大小农户迈向农业现代化。

二是农民生活水平踏上新台阶。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由130多元增长到1.4万多元,实际增长17倍多。农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67.7%下降至31.2%,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增加近40平方米。脱贫攻坚成效举世瞩目。农村贫困人口由当年的7.7亿减少到目前不到3000万,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

三是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民社会保障从无到有,并与城市逐步并轨,农村基层党建和乡村治理不断加强。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化率比1978年提高40.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就业占比由70.5%下降到27%,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3∶1下降到2.7∶1。

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保证了国家大规模城镇化、快速工业化对农产品和劳动力的需要,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坚强保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40年农村改革,成就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

我们始终坚持处理好农民与土地关系这条主线,不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坚守改革底线,掌握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主动权。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从土地制度改革入手,积极稳妥推进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一步步向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推进、扩展和深化农村改革,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积极性、创造性、历史主动性,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大国小农”国情和农村发展实际,实行分类指导和基层探索,不断创新“三农”理论、制度和政策。始终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所有经验归结起来,最根本的在于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实行正确的“三农”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处理好土地和农民问题,为农村改革掌舵引航、指引方向。

四、40年后改革再出发,新一轮农村改革将持续为实施乡村战略提供动力、增添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40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4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深化新一轮农村改革,我们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抓手,紧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入手,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充分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研究构建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深化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抓住“人、地、钱”关键环节,打通要素城乡双向流动通道,推动城乡间要素平等交换,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体系,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添新动能。

40年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激励昭示着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宏伟事业中开拓创新、砥砺奋进,谱写农村改革发展新华章。

作者系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

《人民日报》2019年1月17日

中国对外开放40年的回顾与思考

商务部党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纵贯古今、气势恢宏、博大精深,通篇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改革开放理论的全面升华,是指导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的纲领性文件。讲话对我们在新时代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对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一、对外开放40年走过了光辉历程

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顺应人民意愿,勇立时代潮头,走过了光辉历程。

一是不断优化开放布局。从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到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我国开放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展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深化沿海开放,扩大向西开放、向周边国家开放,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

二是不断拓宽开放领域。从实行“三来一补”发展加工贸易,到开放一般制造业、减少服务业外资限制,外商投资领域更加广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幅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实行高水平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对外开放不断向深层次拓展。

三是不断完善开放体制。从下放外贸经营权,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清理修订完善对外经贸法律法规,与国际接轨的涉外经贸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设自贸试验区,谋划自由贸易港,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加健全。

四是不断促进开放共赢。从鼓励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到积极主动扩大进口,对外开放让世界分享了中国机遇、中国红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二、对外开放40年留下了重要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40年开放历程给我们留下了重要启示。

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对外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我们党面对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动摇,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确保了开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必须坚持开放理论创新。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一部对外开放史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理论创新的历史。我们党深刻洞察历史规律、准确把握时代要求,因时应势提出一系列对外开放新思想新观点,实现开放理论一次次飞跃,有力指引和推动了开放实践。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坚持在开放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落脚点,让全体人民共享开放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必须坚持自主开放道路。作为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对外开放没有先例可循。我们党坚持立足基本国情,摸着石头过河,既鼓励基层探索又加强顶层设计,既试点先行又全面推进,既提高开放水平又做好风险防范,牢牢把握了开放主动权。

必须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我们党坚持从更广阔的国际空间来谋划开放,积极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谋求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赢得了广泛的国际支持。

三、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扩大开放的战略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党中央扩大开放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开放,努力提前建成经贸强国。

一是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完善与相关国家贸易投资促进机制,实施“丝路明珠”工程,发展“丝路电商”,做优做精重大合作项目,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

二是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推动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推进海南全岛自贸试验区建设。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

三是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推动外贸国际市场布局、国内区域布局、商品结构、经营主体、贸易方式“五个优化”,加快转型升级基地、贸易促进平台、国际营销服务网络“三项建设”,打造中国商品、中国服务品牌。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平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四是提升引进来走出去水平。推动持续放宽市场准入,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继续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企业走出去,打造中国投资品牌,树立中国投资形象。

五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支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提出中国方案,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在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机制中提出更多经贸领域中国倡议、中国主张,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站在新起点,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人民日报》2019年1月18日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连维良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40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谋划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显著增强,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持续实现突破,40年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伟大成就

4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创新突破,由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转变,为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提供了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基本经济制度持续巩固完善,市场作用不断增强。确立并不断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持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到2017年年底,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和所有者权益分别达到151.7万亿元和52万亿元,是1978年的209.7倍和107.2倍,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增强。目前,97%的商品实现市场调节价格,土地、资本、劳动力、科技等重要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我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跃升至第46位。

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4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33.5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8%上升至15.2%,平均每8年翻一番。粮食等农产品和220多种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交通网络日益完善,高铁运营里程占世界2/3,高速公路里程跃居世界第一。天宫、蛟龙、天眼等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40年来,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不断增强。2017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8%。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制造业产值稳居世界第一,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由1978年的24.6%上升至2017年的51.6%。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2017年单位GDP能耗仅为1980年的1/4。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加快形成。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40年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2.8倍,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18倍,全国恩格尔系数从63.9%下降至29.3%。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4.6年提高到10.5年,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7年的76.7岁。

对外开放不断深化。40年来,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货物贸易总额和外汇储备跃居世界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连续25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二、积极主动作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迈出新步伐

4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历史、全局、战略高度,深刻总结了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9个方面的宝贵经验,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承担经济体制改革重要任务的职能部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狠抓改革落实,推动经济体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迈出新步伐。

要以更大的努力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全面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市场监管体制。

要以更大的努力实现微观主体有活力。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加强产权保护。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完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让民营经济活力充分迸发。

要以更大的努力实现宏观调控有度。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健全金融监管体系。

要以更大的努力实现民生福祉有保障。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

要以更大的努力推动建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锐意进取,不懈努力,狠抓落实,奋力谱写经济体制改革新篇章!

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人民日报》2019年1月21日

思想再解放勇当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傅 华

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肯定广东改革开放40年的成绩,认为这40年广东非常了不起,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创造了广东经验;勉励广东“面对新征程,要走在全国前列,最根本的是要继续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是对广东的殷切期望,更是向世界宣示了改革再出发、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回顾广东40年发展历程,广东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无不以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发端。面向新时代,广东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最根本的是要思想再解放,不断激发勇当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力量和豪情。

思想再解放,必须坚定不移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以解放思想的新境界,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新时代解放思想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视察广东,对广东提出了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四个方面重要要求。这些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在广东的具体化。深化改革开放,就是要举全省之力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主动协同香港、澳门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高标准建设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入推进各项具有引领性的重大改革,千方百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下大力气抓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就是要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法治广东、平安广东建设。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就是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决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基层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广东要牢记嘱托、奋发有为,努力用自己的生动实践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奋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东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思想再解放,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研究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行了系统深刻的理论思考和阐述,科学回答了改什么、怎么改、为谁改等一系列事关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用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时代性、体系性、全局性问题,为我们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内涵,攻坚克难、化危为机,推动改革开放再上新台阶提供了“金钥匙”。当前,广东改革发展也面临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区域发展差距大、产业整体水平仍然不高、社会治理难度大等问题。破解这些难题,说到底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要以深化科技体制创新为抓手,加快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以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为抓手,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以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体制机制为抓手,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以主体功能配套制度改革为抓手,完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以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快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广东在改革再出发的征程上还会遇到更多的风险和挑战,但我们只要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改革方向砥砺前行,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就能够战胜任何风险和挑战。

思想再解放,必须从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和启示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总结好改革开放经验和启示,不仅是对40年艰辛探索和实践的最好庆祝,而且能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动力。”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坚持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广东实际紧密结合,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比如,坚持实践标准不动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完善制度而不陷于保守僵化;坚持生产力标准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而不囿于姓“资”姓“社”的争论;坚持人民利益标准不动摇,积极鼓励创造社会财富让人民共享而不甘于贫困落后;坚持市场化取向不动摇,坚定不移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坚持国际化取向不动摇,坚定不移以扩大开放促进改革发展。广东将认真总结好这些经验和启示,找准工作立足点和发力点,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思想再解放,必须焕发广东人“敢为人先”的特有精气神。岭南文化蕴含着的“敢为人先”传统基因,是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重要文化优势。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高度评价广东在中国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和改革开放文化形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勉励广东继续弘扬革命传统和改革锐气,提振广东人特有的精气神。这种精气神就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海纳百川、包容共赢的开放精神,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不尚空谈、埋头苦干的务实精神,顾全大局、服务全国的奉献精神。解放思想、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必须提振这种精气神。广东将进一步传承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倡导的“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与胆略,进一步焕发习仲勋同志等广东改革开拓者“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与担当,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和全国人民的深情厚望,努力当好改革开放的领跑者、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贡献者。

作者系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与竞争力

陈德荣

1978年12月23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后的第二天,宝钢工程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决策建设的第一个特大型工业项目,开始动工建设。40年来,从一厂到多厂,从一业到多业,从中国到全球,宝钢这一改革开放的产物,历经多次联合重组成长壮大为中国宝武,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升企业活力,成功跻身世界同行综合竞争力前列,加快了我国钢铁工业现代化进程,增强了中国特色钢铁业现代化发展的道路自信,为我国改革开放提供了经得起时代检验的历史见证。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钢铁工业“起点低”“底子薄”,比发达国家至少落后20年。在百废待兴、钢铁供给缺口巨大的国情下,党中央从国家战略全局出发,于1978年8月正式批准了宝钢计划任务书。宝钢始终牢记党中央赋予的使命,不仅大规模引进世界先进钢铁工艺技术和装备,而且大量引进、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管理经验,率先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在宝钢工程建设中,时任宝钢工程总指挥黎明同志开创了以工程总进度为中心的网络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建设高水平—产出高效益—资本高积累”的投资管理之路,设备国产化率从一期工程的12%提高到三期工程的88%。今天,我们的冶金装备已开始大规模出口。他经常告诫大家:国家建设宝钢不是为了生产“大路货”,宝钢人追求的不是与国内企业对标,而是向世界上最优秀的钢铁企业看齐。宝钢必须生产国家急需的,国内钢铁企业难以生产的,可以替代进口并可供出口的,能与世界先进企业产品媲美的高难度、高附加值产品。在此理念引领下,宝钢确立了创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

1985年一期工程投产后,宝钢逐步形成了以“集中一贯”和“五制配套”为特色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同时,推行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在国有企业中率先实行减员增效、主辅分离,打破八级工资制、实行岗位薪级工资,在全国率先试点“五天工作制”,劳动生产率显著提升,人均年产钢达到680吨,超过当时发达国家水平。20世纪90年代初,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宝钢率先提出“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提出“为用户服务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实施全面用户管理,建立了覆盖全球的营销服务网络。宝钢还积极承担国家授权投资机构、股份制改造和董事会试点工作,先行探索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治理结构,为国企改革提供有益借鉴。遵循邓小平同志“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的要求,宝钢坚持技术创新,开发研制了航空航天核电用钢、高等级汽车板、管线用钢、取向硅钢等一大批替代进口的高端精品钢材,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钢铁工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2000年,宝钢成为全国第一家千万吨级钢企;2003年,成为中国竞争性行业和制造业中首批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通过联合重组上钢、梅钢、八钢、韶钢、宁钢和德盛,建成钢铁精品基地和钢铁工业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研发基地,综合竞争力位居世界同行前列。2016年,宝钢与武钢联合重组,成立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宝武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快速推进整合融合,粗钢产量中国第一、全球第二,汽车板产量全球第三,硅钢产量全球第一,在《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162位,2017年、2018年,企业经营业绩连续两年翻番。

2007年4月24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宝钢集团调研时指出,“宝钢取得的巨大成功,说明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完全能够搞好”。回顾宝钢发展历程,我们真切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不仅是对宝钢发展的肯定和鞭策,而且高瞻远瞩,表达了对我国广大国有企业的信任和厚望。

从宝钢到中国宝武,我们取得的成就首先要归功于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归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环境,归功于各行各业和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从40年的改革发展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作为国企,首先一定要勇担使命,始终以世界一流为目标,对标先进、严格要求,不断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二是一定要坚持创新,始终走学习创新之路,主动融入市场竞争,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三是一定要立足改革,始终以体制机制改革牵引效率效益提升,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四是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注重发挥国有企业独特优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建立钢铁强国的道路自信。当年,邓小平同志曾经预言:历史将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今天,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历史已经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

改革无止境,我们永远在路上。展望未来,中国宝武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已经确立了打造全球钢铁引领者的愿景目标。我们将不断完善“一基五元”业务体系,加快实现“亿万千百十”战略目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国际化运营;不断优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管理体系,实现从产业经营到资本运营的转变;不断坚持创新驱动,推进技术领先战略、低碳绿色发展和智慧制造升级;不断加强钢铁生态圈建设,坚持共建共享高质量发展,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中国宝武将一如既往,牢记使命,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磅礴力量。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历史将继续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

作者系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经济日报》2019年1月2日

扩展阅读Further Reading

    浏览历史Browsing History